9月6日下午15:00-17:00,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以《1949-1966年民间文学“搜集与整理”问题的讨论》为题进行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太阳成集团61999社科处、太阳成集团61999联合主办,太阳成集团61999副经理王志峰主持,近百位师生到场聆听。
毛巧晖研究员以2009年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语文教师一苇(本名黄俏燕)历经十年整理重述的《中国故事》这样一部具有争议性的童话故事集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民间文学批评话语是如何构拟的问题。她通过对口头与书面,到底哪个才是“民间文学”这一问题的讨论,分析了“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分野是口头与书面”这一观念的形成源流。重点围绕“当时中学课本中选用《牛郎织女》一文是否合适”、“肖甘牛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编写及相关问题”、“刘魁立与董均伦、江源之间有关民间文学的搜集办法”在文学界引起的三次争论,系统的展示了社会主义新文艺是如何处理与民间文学关系的,进而提出了民间文学批评标准应如何划定的问题。“搜集”、“整理”、“改编”这些现在看来陌生的词,曾是1949—1966年间民间文艺学的显性话语,反映了民间文学领域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尝试。
讲座之后,毛巧晖研究员对现场员工提出的如何看待“非遗”语境下民间文学产生了新的存在样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解答。首先,毛巧晖研究员指出应当先明确什么是“民间”,进而说明“民间文学”的存在样态是不断变化的;此外,社会上的部分文化精英还在对民间文学进行着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改编。但是,虽然这些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间文学的本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客观上也推动了民间文学的保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该将着眼点放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上,并延伸出关于“非遗”传承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思考,传承人应不仅对自己传承的文化遗存操练娴熟,还应当具备能与学者、政府对话的素质。总之,由于民间文学具有流动性和变异性的特点,且以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手段,“变”是它的常态,而“如何变”、“变成什么样”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此外,毛巧晖研究员在分享她的研究过程之余,也给予了到场的研究生一些经验和建议。此次报告座无虚席,到场师生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感,尤其是对于民间文学来自民间但却难以回流,甚至渐渐成为少数学者一种娱乐方式的现象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毛巧晖研究员的讲座既新奇又有趣,给传统的民间文艺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供选择的新方式。王志峰副经理对毛巧晖研为在场师生翔实生动地介绍民间文学应如何搜集、整理、改编的问题致以真挚的谢意,认为毛巧晖研究员的讲座内容为在座师生提供了更多维度的研究思路。同时,王志峰副经理勉励在场师生向杰出学者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到场师生受益匪浅,对毛巧晖研究员的精彩讲座致以热烈的掌声。
【主讲人简介】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民间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学术专长为民间文学学术史,主要出版《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民间文学”》(专著)、《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专著)等3部专著,并主编《新编民间文学教程》。发表论文:《民族国家与文化遗产的共构——1949-1966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文学想象与地域民俗认同的构拟—基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中国红学文化之乡”构筑的思考》等四十余篇。